(相关资料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你是珠峰的雪啊,化作了滨江的浪,千里雅江润万物。你从雪山奔流到祖国的东方,珠峰的情啊滨江的意,玉兰和格桑并蒂开放,让哈达更洁白。我是燎原的火呀,化作了温暖的光,我从上海在高原把希望点亮……”昨天下午,在上海文化新地标杨浦“YOUNG剧场”,来自青藏高原珠峰脚下的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歌舞演员用充满雪域特色的非遗歌舞表演让上海观众眼前一亮。这场由上海市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拉孜小组、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文旅局主办的“遇见|雅江情滨江意·沪藏文化交流”演出在“YOUNG剧场”和杨浦滨江秀带广场相继举办,让“沪藏一家亲”的旋律在浦江之畔和雪域高原齐声唱响。
拉孜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当地的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对堆谐尤其情有独钟。堆谐最早是一种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圆圈舞,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逐渐从日喀则等地流传到拉萨。拉孜堆谐是一种融歌舞、说唱、弹奏于一体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以特有的扎念琴为伴奏乐器,每逢重大节庆活动时,拉孜人都要表演堆谐,表达对生活的赞美之情。2008年和2014年,拉孜堆谐及扎念琴制作技艺相继入选国家级非遗。近年来,拉孜堆谐不断在创新中传承,从随性的个人舞蹈变为供大众欣赏的舞台艺术。
上海第十批援藏干部之一的李贇峰目前在拉孜县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入藏后,他走村入户,多次在当地艺术团蹲点,对拉孜堆谐文化推广展开充分调研并策划通过来沪亮相,进一步向世界展示这项国家级非遗的魅力,擦亮当地的这张文化“名片”。通过精心筹备,拉孜艺术团、日喀则艺术团、拉萨歌舞团和杨浦艺术团共同在沪演绎12个沪藏两地优秀节目,实现文化的互融互通,李贇峰结合工作感悟创作的《珠峰情滨江意》歌曲更是将沪藏两地的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现在,在上海援藏工作的支持和推动下,越来越多当地年轻人参与到堆谐的学习和传承中,崭新的拉孜堆谐歌曲录音棚在去年投入使用,演出服装和乐器等也有了更新,这都让传统艺人对拉孜堆谐的明天更有信心。同时,在上海援藏资金、资源、理念的助力下,拉孜县还将把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相结合,让非遗项目“活”起来,更“火”起来。例如,探索开发精品节目、文创产品,与西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设立堆谐文化理论研究基金,鼓励以日喀则与拉孜籍贯为主的师生开展课题研究,夯实拉孜堆谐的文化基础,助推拉孜文化向纵深发展。上海市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拉孜小组还将在三年规划中强化“珠峰前站”功能,积极对接融入五县区域旅游环线建设,形成拉孜全域文化旅游线路图,助力拉孜打造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将特色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